7月10日,腾讯对外发布公告称,根据公司的股份奖励计划,拟发行2664万股新股份,共奖励29700人。其中新股份的认购款项是532.81港元,这也就意味着腾讯要花费142亿港元左右。
在这份公告中,腾讯霸气表示此次股份发行不需要取得任何股东的进一步批准,真有大哥风范。
而在公告中,腾讯也说明了奖励的目的,一方面是为了奖励这些人才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贡献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吸引并挽留他们留下共同商讨更光明的未来!
有些手残党默默地按照腾讯本周五的收盘价546港元算了一下,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价值49万港元的股票。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在他们计算之后都纷纷留下了“悔恨的”泪水。
1
腾讯为啥突然奖励员工?
腾讯近日虽然遭遇了老干妈假广告事件,但是整体上来说,最近一年过得十分滋润。
腾讯股价连创新高,近日已经突破了50000亿港元整数大关。在市值上一度超过了阿里巴巴,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公司。
截止本周五收盘,阿里巴巴在总市值上重新夺回了中国第一的位置,但是由于马化腾持股比例高于马云,因此马化腾目前稳坐中国首富位置。
据福布斯富豪榜实时统计显示,马化腾目前身家为604亿美元,排名第一;而排名第二的马云身家为489亿美元,两人身家差距高达115亿美元之多。
无论是与公司总市值来比还是与老板个人身家来比,142亿港元的奖励似乎真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。
如果我们仔细看公告的话,我们会发现腾讯只是给所有人玩了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而已。表面上腾讯看着是花了142亿港元,而实际上腾讯基本上没有花多少钱。
腾讯是怎么玩的呢?
腾讯的股权奖励计划相当于公司增发的部分,腾讯斥资142亿港元现金认购了这些股份。最终腾讯将这些股份再奖励给那些名单上的员工。
换句话说,腾讯自己拿出2664万股份出来卖,然后腾讯又自己买了回去,相当于钱最终还是进了自己的口袋。
可能有人会很纳闷,那为什么不直接给员工分股份呢?非要过这一道程序呢?
那是因为公司法以及港交所交易相关规则限制,不能直接发放股份,要不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。
那么问题来了,腾讯为啥这个时候给员工发放奖励呢?
其实,腾讯并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因为公司早在2013年和2019年推出了两项股权奖励计划。公司员工都很给力,最终完成了这些计划,因此,在奖励计划到期时兑现承诺也很正常。
2
股权奖励计划是所有现代化公司的一个标志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很多老板都在抱怨90后员工一点忠诚度都没有,哪里给钱多就去哪里。哪像我们那个时候,找到一家工厂一做就是一辈子。
其实,有这种想法的老板思维是非常可怕的,因为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,根本没有与时俱进。
现在的90后这一代根本就不会再跟老板谈什么理想,钱才是最实在的东西。
只要钱到位,90后员工照样非常忠诚。
也有老板会说,关键是钱没到位呀,这可怎么办?
此时,股权奖励计划就非常有必要了。不过,在大陆我们多称之为股权激励计划。
不管说哪一个,其实都是一个意思,我们也不用太抠字眼。
首先,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设立一个股权激励计划。比如说:我们想增加员工的忠诚度、想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、又或者为了留住核心人才等等;
其次,股权激励计划要有一个中长期目标(5年内/10年内想要达到什么目标)。目标的设定也需要管理层拿捏好尺度,目标不宜过高,否则员工会认为达不到而放弃努力;目标也不宜太低,否则员工玩着就完成了,这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。
然后,股权激励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公司的员工。很多公司的致命弱点就是供应链,一旦供应链断裂,公司立马就会陷入困难之中。那么公司也可以将自己上下游的供应商、经销商等利益共同体纳入到自己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之中。我们只有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才能确保自己不会遇到生死大问题。
西姆股权激励研究院徐怀玉院长表示,股权激励的设计原则是“一元两化”。
“一元”指的是“共享共赢”,这是股权激励的核心;“二化”指的是个性化和制度化。股权激励方案必须考虑到企业性质、行业特征、发展阶段、股权结构和激励对象等客观因素进行个性化激励方案。另外,这项计划必须具备可执行、可预期、可持续等特点,以保护公司、股东以及经理人的权益。
其实,我们也不用羡慕腾讯的员工,我希望我们都能变成股权激励的设计者,让我们自己成为“马化腾”,也让别的员工羡慕我们公司员工。
来源:晨财经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我要评论